投稿指南
一、来稿必须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来稿的文字复制比(相似度或重复率)必须低于用稿标准,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未一稿多投。 二、来稿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外,不侵犯任何版权或损害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权利。如果20天后未收到本刊的录用通知,可自行处理(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三、来稿经审阅通过,编辑部会将修改意见反馈给您,您应在收到通知7天内提交修改稿。作者享有引用和复制该文的权利及著作权法的其它权利。 四、一般来说,4500字(电脑WORD统计,图表另计)以下的文章,不能说清问题,很难保证学术质量,本刊恕不受理。 五、论文格式及要素:标题、作者、工作单位全称(院系处室)、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遵从国家标准:GB\T7714-2005,点击查看参考文献格式示例)、作者简介(100字内)、联系方式(通信地址、邮编、电话、电子信箱)。 六、处理流程:(1) 通过电子邮件将稿件发到我刊唯一投稿信箱(2)我刊初审周期为2-3个工作日,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若3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稿件可自行处理。(3)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4) 杂志出刊后,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 七、凡向文教资料杂志社投稿者均被视为接受如下声明:(1)稿件必须是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属原创作品(包括翻译),杜绝抄袭行为,严禁学术腐败现象,严格学术不端检测,如发现系抄袭作品并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均由作者本人承担,本刊不承担任何民事连带责任。(2)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除另有说明外,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刊观点。由此引发的任何纠纷和争议本刊不受任何牵连。(3)本刊拥有自主编辑权,但仅限于不违背作者原意的技术性调整。如必须进行重大改动的,编辑部有义务告知作者,或由作者授权编辑修改,或提出意见由作者自己修改。(4)作品在《文教资料》发表后,作者同意其电子版同时发布在文教资料杂志社官方网上。(5)作者同意将其拥有的对其论文的汇编权、翻译权、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网络传播权、发行权等权利在世界范围内无限期转让给《文教资料》杂志社。本刊在与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或检索系统进行交流合作时,不再征询作者意见,并且不再支付稿酬。 九、特别欢迎用电子文档投稿,或邮寄编辑部,勿邮寄私人,以免延误稿件处理时间。

十年间研发经费从3000万元增至4亿元 焦作致力打

来源:新材料产业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年09月27日 01:54:49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十四五”期间,多氟多计划投资约270亿元建设50GWh锂离子电池、5万吨正极材料、2万吨硅碳负极材料、15万吨六氟磷酸锂、5万吨新型锂盐等项目。项目全部完成后,预计实现营业收入

“十四五”期间,多氟多计划投资约270亿元建设50GWh锂离子电池、5万吨正极材料、2万吨硅碳负极材料、15万吨六氟磷酸锂、5万吨新型锂盐等项目。项目全部完成后,预计实现营业收入800亿元,利税150亿元。这些项目将有力助推焦作千亿级新材料产业集群目标的实现,更为河南省万亿级新材料产业集群贡献焦作力量。

创新是多氟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密码”。坚持强化创新理念。在多氟多,逢会必讲创新,强化不创新必退的危机意识。创新已经从党委、政府的要求变为企业、员工的自觉行动,内化为多氟多的文化基因。坚持夯实创新平台。牵头组建的氟基新材料产业研究院是河南省首批10家产业研究院之一。清华大学赵玉芬院士、李景虹院士均是研究院专家委员会成员。与中科院7个研究所开展技术合作和成果转化,与清华大学就微通道反应等前沿技术进行联合攻关,与郑州大学共同成立智慧元素研究院,与河南理工大学合作成立新材料产业学院,成为市校融合发展的前沿阵地。坚持健全创新机制。实行“揭榜挂帅”“赛马”制度,把科研成果和市场需求相结合,以重大需求作为立项依据,以解决问题作为结项标准,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创新产品市场化。坚持加大创新投入。研发费用连续稳固增长,研发经费从2012年的3000万元增加到去年的4亿元,今年预计达到8亿元,投入强度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会上,多氟多集团党委书记、多氟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世江介绍,多氟多集团自主研发的晶体六氟磷酸锂2017年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解决了锂电池核心材料的“卡脖子”难题。经过长期的技术创新积淀,今年5月,多氟多集团的电子级氢氟酸成功进入全球高端半导体供应链体系,成为合格供应商,创新使得多氟多成为新材料行业隐形冠军。

大河网讯(记者 朱丽文 王怡潇)9月25日,“河南这十年”主题系列焦作专场新闻发布会召开,重点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焦作市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取得的显著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并就有关问题回答记者提问。

发展新能源、新材料产业,焦作有基础、有潜力。目前,焦作上下游产业整体规模达到300亿级,2家企业产值突破50亿元,16家企业产值超亿元。令人振奋的是,今年4月份,焦作锂离子电池新材料产业集群成功入选首批15个河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名单,7月份动力电池产业链又成功入选河南重点培育的特色优势产业链。焦作的新能源电池材料产业已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拥有正极、负极、电解液三大主材和导电炭黑、导电炭纳米管等十余种添加剂,锂离子电池的主要材料中焦作就有13种。多氟多的六氟磷酸锂市场占有率全球第一,软包电池装机量全国前十;龙佰集团正极材料磷酸铁锂8月份出货量已冲入全国前十;和兴化工的高性能导电炭黑产量稳居全球第二。

文章来源:《新材料产业》 网址: http://www.xclcyzz.cn/zonghexinwen/2022/0927/964.html



上一篇:铜陵有色携手地方政府及经开区 布局绿色智能铜
下一篇:领航中国之河南篇章丨济源产业转型挺进新赛道

新材料产业投稿 | 新材料产业编辑部| 新材料产业版面费 | 新材料产业论文发表 | 新材料产业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新材料产业》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