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来稿必须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来稿的文字复制比(相似度或重复率)必须低于用稿标准,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未一稿多投。 二、来稿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外,不侵犯任何版权或损害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权利。如果20天后未收到本刊的录用通知,可自行处理(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三、来稿经审阅通过,编辑部会将修改意见反馈给您,您应在收到通知7天内提交修改稿。作者享有引用和复制该文的权利及著作权法的其它权利。 四、一般来说,4500字(电脑WORD统计,图表另计)以下的文章,不能说清问题,很难保证学术质量,本刊恕不受理。 五、论文格式及要素:标题、作者、工作单位全称(院系处室)、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遵从国家标准:GB\T7714-2005,点击查看参考文献格式示例)、作者简介(100字内)、联系方式(通信地址、邮编、电话、电子信箱)。 六、处理流程:(1) 通过电子邮件将稿件发到我刊唯一投稿信箱(2)我刊初审周期为2-3个工作日,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若3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稿件可自行处理。(3)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4) 杂志出刊后,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 七、凡向文教资料杂志社投稿者均被视为接受如下声明:(1)稿件必须是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属原创作品(包括翻译),杜绝抄袭行为,严禁学术腐败现象,严格学术不端检测,如发现系抄袭作品并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均由作者本人承担,本刊不承担任何民事连带责任。(2)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除另有说明外,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刊观点。由此引发的任何纠纷和争议本刊不受任何牵连。(3)本刊拥有自主编辑权,但仅限于不违背作者原意的技术性调整。如必须进行重大改动的,编辑部有义务告知作者,或由作者授权编辑修改,或提出意见由作者自己修改。(4)作品在《文教资料》发表后,作者同意其电子版同时发布在文教资料杂志社官方网上。(5)作者同意将其拥有的对其论文的汇编权、翻译权、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网络传播权、发行权等权利在世界范围内无限期转让给《文教资料》杂志社。本刊在与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或检索系统进行交流合作时,不再征询作者意见,并且不再支付稿酬。 九、特别欢迎用电子文档投稿,或邮寄编辑部,勿邮寄私人,以免延误稿件处理时间。

领航中国之河南篇章丨济源产业转型挺进新赛道

来源:新材料产业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年09月27日 17:40:56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但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才能春色满园。单一的产品生产,让企业几经“下马”的考验。自2000年进行改制后,该企业迅速展开创新的腾飞之翼,产品由铁到钢再到材,由建筑钢向普

但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才能春色满园。单一的产品生产,让企业几经“下马”的考验。自2000年进行改制后,该企业迅速展开创新的腾飞之翼,产品由铁到钢再到材,由建筑钢向普通钢、优特钢、中高端优特钢不断升级,丰富的产品使企业愈发骨壮筋强。该集团董事长李玉田指着展台上摆放的各种装备制造用的零部件、汽车零部件说:“这些零部件的原材料钢,均来自我们开发的轴承钢、齿轮钢、弹簧钢、帘线钢等系列产品。”

9月24日,在济源钢铁集团的展厅内,记者看到这个半个世纪前就被称为“钢厂”的企业,其实当时并不具备生产钢的装备和技术,充其量只能被称为“铁厂”,仅仅依靠铸铁,也曾经在区域内的钢铁市场上“一枝独秀”。

而今,济源钢铁集团已由20世纪中期的地方“铁厂”,蝶变为国内优特钢棒、线材生产基地,跻身中国优特钢行业第一方阵。

9月24日,记者走进济源纳米材料产业园建设现场,这里报告厅、综合楼、实验楼以及19座厂房、4座仓库的主体建设已经完工。

□于晴

炼铁铸钢60多年的济源钢铁集团,率先迈入了纳米新材料的微观世界;“同龄”的豫光集团,作为世界最大的铅冶炼企业、中国最大的白银生产企业,凭借铜箔“名片”,一脚踏进5G时代的新能源领域……济源立足资源禀赋,聚焦新材料等优势领域,依靠科技创新,把资源变原料、原料变材料,推动产业集群化、生态化发展,让优势更优、特色更特、强项更强,实现优势再造、换道领跑。

近年来,济源以创新谋发展,以发展谋未来,在钢铁、化工等已有原材料产业的基础上,通过引进科研院所、初创孵化等途径,让纳米材料在济源由一个实验室到“一条链”再到“一个园”,由当初的“小苗苗”长成了现在的“参天树”。

作为我省工业版图的重要构成,济源的工业底子厚、发展氛围浓、营商环境优,培育出了济源钢铁集团等一批实力强劲的行业龙头企业。这些企业大多集中在有色、钢铁等传统产业,正大步走在转型发展新赛道上。

“创”出一片新天地

此外,济源还提前布局半导体材料、碳捕集、绿电制氢等未来产业,积极抢跑高端仪器仪表制造、3D制造、光电材料等新赛道,力争建成一批产业链完善、集聚效应明显、特色鲜明的新材料产业。

基于对创新驱动的准确把握,济源万洋集团等一批龙头企业,已经形成了以铅、银、稀贵金属原材料冶炼加工为主链,以绿色建材及有色新材料为辅链的耦合共生的有色金属循环经济产业集群。

与济源钢铁集团走过的发展之路异曲同工,河南豫光集团由最初的铅锭、银锭等原材料产品,发展到现在的靶材、纳米银等新材料,产品广泛应用于半导体产业,使其始终居于国内同行业领先地位。

正是坚持以科技创新推动工艺提升,该集团仅用20多年时间就完成了从“村级小作坊”跟着跑到“中国民营企业500强”领着跑的跨越。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从“五小工业”起步,到如今进入全国百强工业城市,济源之所以能从原材料大市向新型材料强市转变,推动“厚重”的产业家底转型升级,聚焦优势、发力创新是实现华丽转身的关键所在。

□本报记者 樊霞 成利军

产品转型:由“一枝秀”到“百花开”

工业是济源的立市之本、强市之基。20世纪50年代,一门心思发展工业的济源,孕育出了一批工业制造业企业。自此,工业基础成了这座城市发展的底气。而要打破传统产业发展的“天花板”,走出转型升级的“新天地”,就必须找准创新的切入点和突破口。“一石激起千层浪”,创新就能像春潮般涌动。

在济源万洋集团等有色企业基础上成立的中国白银城,引进30余家珠宝首饰加工外贸型企业,填补了我省首饰制品出口的空白。在济源钢铁集团基础上成立的钢产品深加工产业园,引进30余家下游延链企业,已成为我省机械制造行业的关键零部件用钢主要供应基地。纳米材料产业园已经入驻17个项目,成为我省第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南面是省级森林公园,东面是1500亩碧波荡漾的曲阳湖,西面是当地人最爱的登山健身地玉阳山,环绕中间的则是与周边美景和谐共处的“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河南金利金铅集团。

产业转型:由“一条链”到“一个园”

记者了解到,济源纳米材料产业园已成为继江苏苏州、广东黄埔后全国第三个成规模、有实力、富潜力的纳米材料产业园,也是中原地区唯一的纳米材料产业园。

文章来源:《新材料产业》 网址: http://www.xclcyzz.cn/zonghexinwen/2022/0927/965.html



上一篇:十年间研发经费从3000万元增至4亿元 焦作致力打
下一篇:青海绿色循环经济十年:新能源新材料产品从无

新材料产业投稿 | 新材料产业编辑部| 新材料产业版面费 | 新材料产业论文发表 | 新材料产业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新材料产业》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